關于《七臺河市森林草原火災應急預案》的政策解讀
一、預案修訂的必要性
原《七臺河市森林草原火災應急預案》于2022年1月頒布實施,對我市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起到了有力指導作用,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下,經過評估審定后,亟待調整修訂:一是市人民政府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領導成員發生調整;二是應急響應中響應等級發生重大變化;三是就有關處置內容進行了豐富和完善。為了進一步提高應急響應能力,不斷完善應對措施,我局結合現有實際,組織修訂了《七臺河市森林草原火災應急預案》。
主要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森林防火條例》《草原防火條例》《國家森林草原火災應急預案》《關于全面加強新形勢下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的意見》《黑龍江省森林防火條例》《黑龍江省森林火險預警響應暫行規定》《黑龍江省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實施辦法》《黑龍江省森林草原火災應急預案》及國家有關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方針、政策和原則等,制定本預案。
三、主要內容解讀
本預案共分別為總則、組織指揮體系、監測預警及預警機制、應急響應、應急處置、處置力量、后期處置、綜合保障、監督管理、附則,共10章59節。
(一)總則。共分為指導思想、編制依據、適用范圍、工作原則、災害分級、主要任務6節。重點在指導思想上,明確了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論述,進一步健全森林草原火災應對工作機制。在工作原則上,進一步明確了森林草原火災應對工作要堅持統一領導、協調聯動,分級負責、屬地為主,以人為本、科學撲救,快速反應、安全高效的原則。堅持預防為主、防滅結合原則等內容。
(二)組織指揮體系。共分為領導機構及職責、辦事機構、成員單位任務工分、縣(區)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基層組織和生產經營單位機構設置、專家組、前線總指揮部與職責、撲火指揮原則8節。主要明確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及森林草原火場前線指揮部各工作組職責分工,確立屬地為主、統一指揮,協同聯動、專業指揮,生命至上、安全指揮原則等內容。
(三)監測預警及預警機制。共分為林火監測、火險預警預報、預警響應3節。主要充實了監測手段,各級森防辦會同氣象、林草等部門利用衛星監測、空中巡護、視頻監控、人工瞭望、地面巡查等方式,及時掌握火情動態。明確森林草原火險預警各級含義及預警措施。建立會商機制,制作森林草原火險預警信息,并通過預警信息發布平臺和其他各種方式發布等內容。
(四)應急響應。共分為分級響應、四級響應、三級響應、二級響應、一級響應、啟動條件調整6節。明確森林草原火災等級和劃分標準,結合本市實際調整為四個等級,細化啟動程序和響應措施。完善各級森林草原防滅火機構和防滅火主管部門工作狀態及準備工作要求等內容。
(五)應急處置。共分為信息報告、先期處置、指揮與協調、轉移安置人員、救治傷員、保護重要目標、維護社會治安、發布信息、火場清理看守、人工增雨方案、應急結束11節。主要明確全市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機構要按照“有火必報”原則,及時、準確、逐級、規范報告森林草原火災信息。明確撲火按照安全第一、科學撲救、合理用兵、落實責任原則等內容。
(六)處置力量。共分為力量編成、機動增援撲火力量、力量調動3節。主要統計全市消防救援撲救力量布放和機動能力情況,明確跨區域調動地方專業撲火隊伍增援撲火時,由上級森防指統籌協調,由調出地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機構組織實施,調入地負責對接及相關保障等內容。
(七)后期處置。共分為善后處置、火災評估、災民安置及災后重建、火因火案查處、約談整改、責任獎懲、工作總結7節。主要明確屬地政府對火災善后處置的具體措施。明確火案查處中要堅持火案必破,責任必究,對在火災中負有責任的單位和人員追究責任。對在撲火工作中貢獻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等內容。
(八)綜合保障。共分為撲火前線指揮保障、火場應急通信保障、輸送保障、儲備物資保障、資金保障、技術保障、裝備調配、飛機調配8節。主要明確了各類保障的方式、程序、機制。明確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森林草原防滅火基礎設施建設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防滅火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保障森林草原防滅火所需支出等內容。
(九)監督管理。共分為培訓演練、預案管理與更新、預案解釋部門、預案實施時間4節。主要對培訓演練、預案管理、預案更新等內容進行了明確,確定預案解釋部門由市森防指負責,有效期為10年。
(十)附則。共分為高危火險區、高保護價值森林、重要設施目標3節。主要對專業術語進行解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