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臺河市轄新興區、桃山區、茄子河區和勃利縣。共有街道辦事處20個,城市社區63個;鄉鎮17個,行政村220個。
一、城市社區各項服務職能較為完善。近年來,市政府通過開展綠化硬化、就業社保、醫療服務、矛盾調處、家政服務、物業管理等公共服務進社區活動,著力改善社區基礎設施,優化社區人居環境,增強社區服務功能。重點開展面向社會各類困難群體和優撫對象的福利性服務,面向下崗職工再就業和社會保障的社會化服務,積極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開展面向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務,健全社區專職服務隊伍、志愿者服務隊伍、家政服務隊伍,開展無償、低償和有償相結合的全方位、多層次、多領域的服務。目前城市社區居委會服務站建成率達到100%,社區服務走上產業化、實體化和社會化發展道路,社區真正成為管理有序、治安良好、環境優美、人群和諧的新型社區,為建設和諧七臺河打下良好基礎。
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加強。全面落實以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為核心的村民自治制度,規范村級事務的民主決策、管理和監督程序,提高可操作性。做好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擴大村務公開范圍,規范村務公開內容,健全和完善村務公開制度,保障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監督權,大力促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全面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堅持把推進農村社區建設作為農村改革發展的重要任務,以強化鄉鎮政府服務功能為重點,以優化服務資源配置為手段,以創新服務供給方式為途徑,有效提升鄉鎮政府服務水平,鄉鎮工作人員能力素質顯著提升,鄉鎮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廣泛開展,鄉鎮社會工作與社會組織蓬勃發展,服務主體更加多元。
(三)城鄉社區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檔升級。近年來,我市不斷規范社區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借力新建,指導改建,規劃待建等形式,確保城鄉社區基礎設施年達標增長率不低于15%。全市共投入資金8000余萬元,新建達標、精品、示范社區25處,改擴建達標、精品、示范社區20處,目前,我市城市社區最大面積達到2000平方米,社區服務設施實現全面提檔升級。
(四)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成立了全市基層治理領導小組,按照黨中央對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科學謀劃和總體部署,提高政治站位,準確把握基層治理的新要求。全面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和我省《關于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措施》要求,聚焦工作重點,把黨建引領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加強基層政權治理能力建設,更好地推進“三治”融合,切實提升基層網格化服務管理水平,全力落靠基層治理的新任務。加快研究我市貫徹落實的具體措施,明確工作推動的具體路徑,緊緊圍繞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提升鄉鎮(街道)和村(社區)為民服務能力,逐步構建起領導有力、簡約高效、群眾滿意的基層治理工作格局。